星星雨培训记录之三十一:模仿能力的教育和随机转换
www.guduzheng.net 2010-3-25 9:29:47 来源:博客
模仿能力的教育和随机转换
模仿:
第一步:选择第一个动作(常做的,喜欢的动作)比如:敲积木。通过无错教学法教,达到90%即可以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选择第二个动作(常用做的,熟悉的与第一个动作反差要大的)也是90%通过,进入到第三步。
第三步:随机轮换(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轮换),在第三步中要注意的是A、轮换B、随机C没有任何无意识的提示(眼神、表情、语气、小动作等),从一开始也不要。
课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A是第一步,B是第二步。通过这个表来轮换随机通过90%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但未通过就得从第一步开始教,连续达到五次正确,进入第二步教也达到连续五次正确,再进入轮换。反复如此。但统计的正确率应该是A和B两块的统计。
第四步:第三个动作
第五步:第三个动作和第一个动作,或第三个动作和第二动作的轮换。
第六步:第一、第二、第三步轮换。
轮换过关能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否则很多孩子会迷糊。
在这里樊老师说广泛练习是教孩子,随机轮换是考孩子,就是测试孩子到底掌握的怎么样。孩子对于一个物体有区分、区别、辨别的能力才能形成这个物体的概念。
这个方法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看明白。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和实用。所有的理论别只看是一公式,只要在操作中运用到了就会顿然明白,其实很简单,所以ABA操作性强的特点就在这里。其实在其他领域也是这样子,理论永远不能代替实践,但实践来自经验。
本文打印自中国孤独症支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