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康复训练就像上幼儿园
www.guduzheng.net 2010-1-25 9:22:25 来源:厦门晚报
财政送暖
关爱最弱势群体
记者 林劭彦 实习生 郭舒晨
每周一至周五的下午三四点,不少家长来到位于仙岳路的市残联康复中心,他们的孩子有的正在水疗机里“冲浪”,有的正在练习说话。
去年市财政投入600多万元资金,将“四残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搬迁到这里,并且进行了扩建改造。今年中心全面启用之后,吸纳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能力将从100人增加到200人。
有水疗机、音乐干预仪
硬件全国最好
“此前李嘉诚基金会一行来厦门参观。他们说,这是中国大陆最好的两家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之一——东莞一家,厦门一家。”说起这个中心,市残联副理事长蒋鸣话语中带着自豪。
在康复训练中心里,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设计者的周到考虑。例如:中心的每一个洗手间里都安装了三个洗手盆,从高到矮像台阶一样;中心的房门把手装在一米五以上的高度;在孤独症孩子的治疗区,墙壁上覆盖着厚厚的软包。
市残联相关人士说,康复中心的一至四层,分别用于聋儿、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和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因此每一层楼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装修,就连墙壁的颜色、窗户的采光都有不同的设计。
针对不同的康复需要,中心内配备有水疗机、音乐干预仪等专业设备,还有安装了单向透明玻璃的行为观察室等。中心里的各个教学、治疗环节均有全程监控,家长可以在监控室里实时了解孩子的训练、治疗情况。
模拟家庭环境
让孩子感觉像在家里一样
除了设施,这里改变了的还有传统的治疗观念。
“残疾孩子首先是孩子,他们也有正常孩子一样的天真。在这里我们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训练,还包括心理、感觉上的康复,让这些孩子在康复之后,能够马上融入同龄人的生活,回归社会。”蒋鸣说。
因此,除了治疗设施,康复训练中心也和普通的幼儿园一样,有蹦床,有滑梯,有篮球场,活动室里更是摆满了沙盘、剪纸、积木、“木脑袋”等各种玩具。残疾孩子一个人在家总是让家长放心不下。因此康复中心专设有居家教育室,模拟家庭环境,让孩子最终达到自理状态。
孩子们还可以在模拟的超市、医院、餐馆、电话亭里“过家家”,在游戏中学习生活的技巧。一切都是按照正常孩子的需求来设计。
治疗补助再提高
每月补助都在千元以上
此外,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得到治疗,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市财政还进一步提高了“四残儿童”的治疗补助标准。
其中,听障儿童和智障儿童的补助标准提高到1000元/月,孤独症儿童和脑瘫儿童的标准则分别为1200/月和1400元/月。
蒋鸣表示,去年已有十多个聋儿完成在康复中心的治疗,回到正常学校就读。他说:“3-7岁是最好的治疗时机,千万不要错过。一旦错过就有可能面临终生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