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自闭症儿童在家训练计划

www.guduzheng.net  2009-3-12 8:48:33  来源:大同学习村

村长的话:家校合作非常重要,要改进孩子的学习表现,家长的配合可更是不能缺少。但是,哪一种在家训练模式是适合香港的环境呢?

本文简介了「Portage模式」和「记事簿模式」两种自闭症儿童在家训练计划,并比较了它们的成效。结果如何?自己看一看吧。

..............................................................

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是尝试比较「Portage模式」和「记事簿模式」两个自闭症儿童在家训练计划之设计,并假设「Portage模式」是较「记事簿模式」有效。希望给前线工作者在如何设计及施行在家训练计划时有一点实际启示。

 

 

Portage模式 vs 记事簿模式

 

Portage模式

 

在家训练计划设计中,「Portage模式」(White and Cameron, 1987)一直备受英、美等国家采用及较广为人知。本研究试验之设计,便是参照「Portage模式」而发展成一个以学校为本位的在家训练计划,其特点是:

 

1.

教师和家长共同厘定训练计划各项要点;

2.

教师在家长面前示范教学技巧、步骤、奖励及纪录方法等;

3.

观摩示范后,家长在教师面前练习各项技巧;

4.

教师在校、家长在家共同依计划训练,如有需要,家长或教师可随时提出修订。

 

记事簿模式 (Log-book Model )

 

为比较「Portage模式」之成效,笔者参照香港教育署特殊教育组(1988)编印之自闭症儿童辅导操作指引建议:资源老师可透过「记事簿」(Log-book)与家长保持联系及工作咭记录学生在家练习情况,从而发展另一个在家训练计划形式-「记事簿模式」(Log-book Model )。「记事簿模式」主要特点是:

 

1.

教师在征询家长意见后厘定教学计划;

2.

每次授课后,教师利用记事簿记下学生在该节所学之内容和表现,并给家长在家辅导建议;

3.

家长同样利用记事簿记下学生在家之练习情况及困难,故借着记事簿,家长和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沟通和联系。

 

 

研究结果及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以下数点:

 

 

1.

使用「Portage模式」之所有学生在掌握学习技能的所需时间均较「记事簿模式」学生为短。

2.

但对学习技能的流畅程度、巩固程度和类化能力则分别不大。

3.

在计算平均所需时间时,结果亦大致相同。

 

研究结果某程度上符合原定假设:即「Portage模式」是较「记事簿模式」有效。

 

以上结果,可能是由于使用「Portage模式」的家长有机会观察教师示范,较易掌握教导技巧,学生亦较快掌握学习技能。不过,一旦他们已掌握所学技能,他们对技能的流畅程度、巩固程度及类化情况便主要受儿童本身能力和其在家复习次数影响,与训练计划设计无多大关系。

 

此外,过去很多研究认为自闭症儿童特别容易遗忘和较难类化新学技能。但在是次研究里,学童在这两方面均没表现特别困难。这表示在两种模式的在家训练计划设计中,只要有家长的参与,让自闭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同时接受不同人物教授,在不同环境练习,他们便能较易谨记和类化所学技能。

 

 

家长的意见

 

所有曾参与是次试验的家长均认为在家训练计划对自闭症儿童学习极有帮助。它不单提供了一个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的好机会,亦能让他们学习教导方法,如工序分析法,从而增加他们教导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其次,虽然「Portage模式」较有效,使用此模式的家长亦较喜欢选用它,但使用「记事簿模式」的家长认为「记事簿模式」同样有效,更有一位宁可选用「记事簿模式」。

 

这个结果某程度上反映出,其实两套模式均有可取之处,教师宜灵活选用。若家长教育程度较低,或学生学习内容工序较复杂、步骤较难以文字表达,如绑鞋带、结领带等,教师宜采用「Portage模式」;若家长需出外工作或较忙,又或教学程序较简单如分辨币值、数数等,则教师宜选用「记事簿模式」,以节省彼此用于示范教学的时间。

 

 

总结

 

总括而言,研究肯定了原定假设,就自闭症儿童的在家训练计划设计来说,「Portage模式」是较「记事簿模式」略为有效。原因是「Portage模式」可减短学生学习技能时所需时间。不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宜因应学生背景和教学内容性质,弹性选用计划的设计。然而,是次研究是在有限的时间和对象下进行,其结果未必具代表性。故若要给前线工作者对在家训练计划设计有较全面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较广泛、长期的、和选用不同设计的研究去确立。

 

本文取材自梁蕙卿的〈自闭症儿童在家训练计划〉,原文刊登于《香港特殊教育论坛》(第一期第一号)

 

本文打印自中国孤独症支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