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如何教学20以内数的计算

www.guduzheng.net  2008-12-8 13:05:54  来源:海培在线



小学数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是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把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活动。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很现实的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就怎样教弱智学生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谈谈自己的主要做法和几点体会:

要上好一节课,我认为首先应熟悉教材、教法和学生。也就是说,先要对自己所教的内容系统、认真的进行分析,知道所要采用的方法,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全面的了解。这是上好课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20以内的加减法是两步教学的。第一步,10以内加减法;第二步,20以内加减法。

上课前,我首先对教学内容全面进行了分析,准确地确定出教学重、难点。仔细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低,抽象思维差,在教学时,我尽可能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教10以内的加、减法时,学生头脑中“加”“减”的概念没建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加”“减”含义,我设计了这样的抽拉式投影片:

1)底片是蓝天上 飞着5只小鸟,移动片上画3只小鸟。演示时抽拉移动表示飞来了3只小鸟,提问:一共有几只小鸟?

2)底片是停车场上有9辆汽车,移动片上画2辆汽车,和9辆汽车和在一起。2辆车演示时抽拉移动表示开走了2辆车,提问:停车场上还有几辆车?

这种简单的一拉一动,使静变动,在动态中为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使学生清晰地悟出: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加”的意思;从总数中“去掉”部分就是“减”的意思。运用电教手段直观地演示,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20以内加减法时,学生已掌握了数的分析与组合的基础知识。教学时,我便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制作投影片,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比如:在讲“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我采用了投影片与散片结合使用。教学9+4时,我先出示9个绿皮球(一张片),再出示4个红皮球(散片),一共有几个皮球?在讲解时,我边理顺学生思路边演示:先想9加几得109110。于是把4分成13,拉过一个红皮球和9个绿皮球放在一起凑成10。再想10和剩下的加起来得13

8加几”,“7加几”可以用同样的思路,同样的演示方法,重点都突出了87分别和几凑成10,就把另一个数(散片)分成几和几,凑成10后再用10加几。着组演示教具简单易变,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凑十法”。“破十法”学生比较难理解。课堂上,我选择学生熟悉的铅笔、水杯、图片等走做教具,通过直观地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真正理解“破十法”的含义。比如:再教学12-9时,我和学生一起数出了12根铅笔,将12分成两部分,即102。从12根铅笔里要拿走9根,请同学回答应从哪部分里拿?很明显应从10里拿。将10根拆开拿走9根。1091,剩下的2个没有动,12合在一起得31293。边将边操作,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其牢固地理解合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的整个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活动的个体直接参与下进行的,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在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凑十法”和“破十法”时,我便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用“凑十”、“破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学会中掌握会学的本领。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必须具备很强的课堂应变能力。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课堂上遇到学生听讲不认真或玩小件物品入了迷,我便根据具体情况,表扬守纪律、认真听讲的同学,告诉他们,表扬好的同学下课老师奖励小食品,这样,一下子把小的精力集中起来。如果大部分学生精神疲惫,我便和学生一起做两三分钟的小游戏,比如:学小动物叫,请你跟我这样做。等学生恢复精力,再继续讲课,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在课堂教学时,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教学的实践中 我体会到,要提高课堂效果,教师本身要练好基本功,端正教学的指导思想,使我们的思想认识逐步向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方面靠拢。

(二)要提高课堂效果,就必须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能否把握好,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的程序。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点,解决教材的难点,使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做到“有的放失”。

(三)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 学习。培养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能坚持学习。课堂上,灵活地采用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地吸引学生,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课堂效果。

本文打印自中国孤独症支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