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孤独症简介

www.guduzheng.net  2008-12-8 12:56:03  来源: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孤独症简介1: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什么病?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童年孤独症通常起病于三岁以前,是一种在言语/非言语的交流和语言特征、社会性的发展与游戏、不寻常的兴趣与行为模式等方面有着质的缺陷和异常的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以下简称PDD)。

  童年孤独症作为具有异质性的特殊个体似乎已有之,从传说中对那个“仙女换下的”非常漂亮但又陌生而与人类疏远的孩子的描述、以及对“Juniper兄长”朝圣路上故事描绘、到十八世纪Itard医生关于“阿维龙野孩” (wild boy of Averon)的记载都使我们看到了某些类似于孤独症特征的影子,但是,这些描述通常是零散的,人们只是把它当作特殊的异常个案而感到饶有兴趣,却很少有人会想到别的孩子也可能会是如此。

  真正把它作为一具有群体异质性的临床实体来描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医生Leo Kanner,他于1943年报告了11例由其首次命名为“早发性婴儿孤独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的患者,并描述这群患者特征如下: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强烈的坚持同样的、自选的、通常是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或常规;缄默或语言显着异常;高水平的视觉一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在其它方面学习困难形成对比;聪明、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其实autism一词并非为Kanner首创,1911年精神病学家 E.Bleuler 将其作为精神分裂症四个基本症状之一加以描述,意指精神分裂症患者退缩于自己的幻镜之中;E.Minkowski(1927)更将其阐释为"Autisme Pauvre"意思是说,如果你能敲开精神分裂症病人紧闭着的交际之门,你会发现他的内心世界实际什么都没有。Kanner借用 autism一词意在强调他所描述的这种障碍的社交缺陷,但不幸的是,它混淆了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区别。

  起初人们对Kanner所报告的这种特殊的儿童精神障碍的兴趣并不十分浓厚,但随后至今的数十年里,儿童孤独症作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典型代表,受到了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现在已成为许多不同国家儿童精神卫生问题教育和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以下将按年代分别阐述孤独症在诊断方面的历史发展的研究概况。

  20世纪40-60年代 自Kanner首次将童年孤独症作为临床实体描述以后近二十多年来的时间里,是专家、学者们陆续发现和比较这一临床实体特征、臆测病因、提出问题与假说的时代。正是在这一时期,一些研究者按照Kanner标准发现了一系列与Kanner所描述的类似而又有某些不同的亚群,为示鉴别,冠以各自创用的名称,诸如“儿童精神分裂症”、“不典型儿童”、“不典型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等等。可以讲,这些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Kanner关于童年孤独症描述的偏倚和局限,丰富了学术界对童年孤独症临床表现的认识,并为后来关于“孤独样障碍”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分类奠定了基础。但是当时人们对这些描述尚缺乏足够的重视,亦未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与此期研究情况粗浅相应的,国际疾病分类与美国疾病诊断统计手册均一概的将童年孤独症列入“儿童精神分裂样反应”这一儿童精神与行为障碍的“废纸篓”当中,并且没有作出相关的描述。

  在病因诊断方面,由于受当时盛行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包括Kanner本人在内大多数人认为:孤独症是一种情感性的而非躯体性障碍,父母的抚养方式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在Kanner 的描述里,父母都是高层次的事业心很强的而又显得冷漠无情的人。这一描述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它增加了父母们对拥有一个他们无法理解其行为的孩子的不安心情,破坏了他们的可能存有的能帮助孩子的任何信心。

  20世纪60-70年代:对正常儿童以及Kanner综合征儿童发育和言语的研究,使对孤独症病因诊断方面出现了新的观点,尤其是Michael Rutter和他的同事的工作,给孤独症病因诊断带来的重大变化。这些研究工作表明:孤独症的行为如果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更为合情合理。随着对大脑发挥功能的方式及可能出现问题的知识的积累,逐渐搞清楚了孤独症是一种躯体性的、与父母抚育方式无任何关联的发育障碍。相应的,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关于孤独症生物学病因的研究,Rimland首开纪录,但是旧有的影响依然很大,新的研究发现和成果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国际疾病的分类与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统计手册仍然只是把童年孤独症作为“精神分裂症 儿童型”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主要可能还是受到十九世纪末期精神病学家Henry Maudsley认为:精神病:可能出现于儿童影响;“精神病”这一名词通常并无精确的内涵,但倾向于作为奇特怪异行为的标签,而孤独症患者的行为往往是“不能被人理解的”。     尽管ICD与DSM诊断分类系统对孤独症的归属于与描述不尽如人意,却并没有妨碍渐渐兴起的人们对孤独症的研究兴趣,除了经典Kanner标准之外,此期最为有影响力的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当属Lotter的标准了。Lotter的标准除了强调社会交互作用、言语与交流、重复性活动三个方面作为基本的标准之外,纠正了Kanner标准中可能包含偏倚的“特殊技能与吸引人的外貌”两项;将起病年龄拓宽至七到八岁,从而基本上包含了孤独症及其各种不典型亚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在所普遍接受的孤独症发病率4-5万人即是该时期的显着成果。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对孤独症的社会性关注和宣传,人们对孤独症的注意与研究开始走向繁荣。此期,人们基本上摒弃了孤独症所谓“父母抚养方式不当”的病因假说。无论是孤独症生物学病因探讨还是临床实体的识别与描述;无论是相关症状群的分型还是研究与其它精神障碍的联系,均提示了对孤独症研究的一个全新时代即将到来。此期,孤独症诊断分类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就是明确了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将孤独症从精神分裂症的框框里解脱出来。基中Israel Kolvin和他的同事在该时期的一系列研究显示了孤独症与罕见的起病于儿童的精神分裂症之间的不同。有证据表明童年孤独症与成年精神病性障碍尤其是成年精神分裂症没有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反映在国际疾病分类中首次不再把童年孤独症作为“精神分裂症儿童型”来对待。尽管仍然笼罩在“精神病”的阴影中,但明确说明它不同于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精神病性障碍。

  虽然有关孤独症是一种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及行为等广泛的心理发育方面的障碍学说尚未被吸收到官方的诊断分类系统中去,但随着各个专门领域里研究的深入,这一点已渐渐形成了共识。各个孤独症研究小组在甄别孤独症时分别用了各自的诊断标准,这些标准虽然各以不同的形式强调了某些必要的特征,但在内容上都高度集中于社会和语文的缺陷。如Rutter1978强调社会关系与语言发展的缺陷、坚持同一、抵制变化是诊断孤独症的关键性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 80年代以来,对孤独症的研究进入全面开花的时代,此期在诊断分类系统的研究方面,最突出,最醒目的成就是,为适应临床交流和研究的目的,国际疾病分类与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统计手册,相继更换版本、增删内容,从而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比性。孤独症的诊断分类也相应达到了空前的统一性。现以出版年限为依据分别叙述:

  DSM-Ⅲ1980:首次将童年孤独症视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从而继区别于精神分裂症之后,进一步明确与“精神病”的分离,其次,对每一障碍均提供一套操作性诊断标准,并且这些标准首次建立在现象学描述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建立在缺乏实践验症的病因学理论的基础上。

  DSM-Ⅲ诊断孤独症标准如下:

  ①起病在头30个月以内;

  ②广泛缺乏对他人的反应;

  ③语言发展方面有重大缺陷;

  ④如果有语言则具有诸如下述的特殊形式:即刻或延迟的回声语言、隐喻性语言、人称颠倒;

  ⑤对环境各方面的怪异反应,如抵制变化、对生命物或无生物的特殊兴趣与依恋等;

  ⑥没有幻觉、妄想、联想松弛、思维不连贯等精神分裂症的特征。

  在PDD分类上, DSM-Ⅲ仅将其划分为三类,即婴儿孤独症、儿童起病的广泛发育障碍,不典型广泛发育障碍。前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起病的年龄,前者要求在30个月以内,而后者所有异常都必须在30个月以后,12岁以前出现。

  DSM-Ⅲ-R(1987):DSM-Ⅲ-R将精神发育迟滞、PDD 、以及特殊发育障碍合并在一个新的分类系统之下:“发育障碍”。DSM-Ⅲ中将婴儿孤独症与儿童起病的广泛发育障碍主要鉴别点建立在起病年龄的依据上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因为相继发现了某些晚发病例,并且判断确切的起病年龄的确很有困难。因此DSM-Ⅲ-R将二者合而为一,命名为“孤独样障碍”,诊断标准进一步丰富、扩展,描述更为具体详尽,以覆盖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表现,并首次将不同的临床症状归聚为三类核心缺陷,即:社会交互作用质的缺陷、言语与非言语的交流及想象性游戏方面质的缺陷,显着局限化、重复性的活动和兴趣。DSM-Ⅲ-R对PDD尤其是孤独样障碍的临床症状的聚类与详尽描述是孤独症诊断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DSM-Ⅲ-R硬性的将本来分类就相当粗糙的DSM-Ⅲ中“婴儿孤独症”与“童年起病的应征发育障碍”合并,显然增加了“孤独样障碍”诊断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既包括孤独症内部之典型与非典型的不同。又包括孤独症与其它广泛性发育障碍诸如Rett综合征、 Asperger综合征等等的不同。

  ICD-10 (1992):ICD-10首次采用了字母一数字的编码形式,极大的扩充了精神障碍分类的可能容量;它与DSM-Ⅲ-R不同,将精神发育迟滞独编码,而将PDD ,以及特殊发育障碍划归在“心理发育障碍”编码之下。与DSM-Ⅲ-R相比,明显的优点在于将DSM-Ⅲ-R中可能包容过杂的“孤独样障碍”进行了亚分类,即F84.0童年孤独症;F84.1不典型孤独症;F84.2Rett综合征;F84.3其它童年瓦解性障碍;F84.4多动障碍伴发精神发育迟滞与刻板动作;F84.5Asperger综合征,并且对这些亚分类分别给予具有鉴别意义的描述和定义,而不像 DSM-Ⅲ那样,仅仅以年龄为分水岭划分孤独症与儿童起病的广泛发育障碍。

  DSM-Ⅳ(1994): DSM-Ⅳ与 DSM-Ⅲ-R相比较,保留了对孤独样障碍的描述但就具体项目和总的诊断标准上作了如下修订:①通过诊断标准由16条减为12条并进一步明确每一条的陈述使临床实用性得以提高;②增加了与ICD-10诊断标准的一致性以供研究之目的;③重新强调起病年龄以与临床应用相适应并增加该分类的同质性。

  在PDD分类上则摒弃了 DSM-Ⅲ-R包容过杂的做法,吸收并借鉴了ICD-10的优点,并且对每一亚分类的描述更为详尽且一一提供了操作性诊断标准,临床实用性进一步提高。但 DSM-Ⅳ不倾向于在孤独障碍中进一步分类为典型与不典型,而是将后者放到299.80广泛性发育障碍NOS中。

  我国关于孤独症的研究概况

  我国研究孤独症起步较晚,1982年南京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并探讨其归属以来十几年的时间里,有关孤独症的文献报告更多的集中于病例报告上面,至今尚无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研究报道,病因学研究方面的文献也仅限于个别报道。在诊断分类系统上,我国CCMD-2开始有了“儿童孤独症的”诊断,虽然归属于“儿童精神病”的分类名目下,但其后注明为广泛的发育障碍。而CCMD-2-R1995则将其明确归属于F81广泛性发育障碍。在诊断标准的选择和制订方面则直接借鉴和吸收了ICD-10和 DSM-Ⅳ的经验;达到与国际标准并轨的目的。但是这些诊断标准的选择与提出尚缺乏对国内儿童孤独症研究验证的证据支持。

  综上所述,在童年孤独症诊断的历史发展中,主要经历了如下重大变化:

  1、由社会心理病论为主导转向躯体的生物学病因论为主导,并由此揭开了生物学病因研究的热潮。

  2、疾病分类诊断由精神分裂症、精神病向发育障碍转变,从而使对孤独症的认识,指导和治疗步入新阶段。

  3、由单一综合征向孤独症状群认识的转变。广泛性发育障碍亚分类及鉴别至今仍是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

  4、孤独症作为一种发育障碍,与其它发育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特殊发育障碍等既有联系又具有鲜明的异质性,因而其间的联系与区别一直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病因研究的热点之一。

  孤独症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不言而知。但泪水不能治疗孤独症,伤心与悲泣过后,现在已是振作精神和采取行动,协助儿童摆脱孤独的时候。

  一、要克服儿童的孤独症,家长必须具备足够的信息。要战胜敌人,必须先了解敌人的情况。因此家长应先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有益信息以协助克服儿童孤独症。家长们之间应互相交流经验,以致在处理各自的孤独症时,能有更多的选择。

  二、通过书籍,可以吸取更多有关孤独症的信息,即有关行为治疗、如何为孤独症儿童安排特别饮食及专业治疗等。书籍是如何特别处理儿童孤独症主要方式的源泉。此外,也要靠家长、心理治疗学家、医生的精心观察和医疗。然而,家长必须敏感地吸取适合处理儿童的信息,必须注意的是每个孤独症患儿的情况各异,不能一概而论。

  三、除此之外,家长应按部就班地给儿童提供必要的治疗。每个家长应如何尽最大努力给予固有的治疗以协助儿童摆脱孤独症,治疗孤独症的方式,种类繁多。

  四、在众多处理儿童孤独症的信息中,医生和家长所需要的信息,其中一些来自化验室报告。通过化验报告,医生和家长可准确地了解儿童的问题并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孤独症的主要特征为社会交往功能和交流游戏技巧的障碍、异常动作和兴趣以及复杂多样化的重复刻板行为。这种并非有意装出来的不合群,常常让患儿父母痛苦不堪,欲哭无泪。

  孤独者越来越多

  孤独症的发现最早可追溯到1938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凯纳观察到一个5岁的男孩唐纳德,表现出一些奇特的症状:这个孩子似乎生活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他旁若无人,记忆力惊人却不能与人正常对话,两岁半时他就能流利背诵《圣经》23节以及历届美国正副总统的名字,说话时你我不分,迷恋旋转木棍、平锅和其他圆形物体,对周围物体的安放位置记忆清楚,同时对位置的变动和生活规律的轻微变化均感到烦躁不安。后来凯纳又陆续观察到10例与唐纳德类似的孩子,1943年他报道了这11名儿童。这11名孩子被凯纳诊断为早发性婴儿孤独症,因为是凯纳医生首先发现,又被称为凯纳综合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儿童孤独症,又叫自闭症。

  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孤独症是一种仅发生于中上阶层人士的疾病,现在该病已经在世界各国的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均有发现。孤独症患病率各国报道不一,有人认为该病属于罕见病,但是近年有较多文献报道,该病发病率不低,男女发病率差异显着,比率约为4:1。1982年,南京儿童精神卫生研究所的陶国泰教授在我国首先报道了4例儿童孤独症,但目前我国并没有患病率的调查。

  并非父母冷漠的产物

  很多家长在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之后都会问:“孤独症是怎么引起的呢?”很遗憾,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发现导致孤独症的真正病因。大量的研究推测,孤独症可能与遗传基因、胎儿期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来有些研究者认为也可能与慢性汞中毒有关,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取得肯定的结论。凯纳医生于1943年首先提出孤独症诊断后,曾经认为孤独症的病因是由于父母亲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的,后来的研究彻底否定了他的这一观点,这使很多父母亲摆脱了痛苦和自责。

  发现孤独症患儿

  父母亲往往最早注意到的问题是孩子不说话,随着孩子的长大,问题逐步显露,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要么孩子不会说话,要么对父母的指令“听而不闻”,而父母亲非常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听力正常。即使孩子说话了,也往往是一些重复语言、鹦鹉学舌语言、自言自语,或者根本就无人能懂的“外星人语言”,极少具有交流性质的主动语言。在非语言交流方面也存在明显异常,喜欢一人独自玩耍,即使和小朋友玩也仅仅是跟在别的孩子后面来回跑动而不能进行任何合作性的游戏;缺乏与他人甚至父母亲之间的目光对视,通常不怕陌生人。

  孤独症儿童给人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刻板行为、独特的兴趣和惊人的机械记忆能力。患儿一般都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例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双手舞动、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特别迷恋某些东西尤其是圆形物体如电风扇和汽车轮子、爱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固定的歌等等。往往在某一段时间有某几种刻板行为,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在生活方面也表现为顽强的拒绝改变,例如坚决拒绝某些食物,固定坐在某一位置进食,坚持只在家里上厕所等。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甚至记忆力惊人,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例如年代、汽车牌照、地图形状、英文单词、很久以前去过的地方等等。美国电影《雨人》中的哥哥就是一个典型。

  此外多数患孤独症的孩子还存在感觉异常,包括对某些声音的特别恐惧或喜好,有些表现为对某些视觉图像的恐惧,不喜欢被人拥抱,痛觉迟钝。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大多数孤独症患儿较为明显,常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行为在孤独症患儿中均可以看到,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

  自闭症是在1943年被哈佛的精神病学家Leo Kanner发现的。他注意到了十一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开始既不能与人们进行通常的沟通﹐他们极度地自闭﹐孤独﹐语言能力有限﹐且坚持要把他们周围的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这种病曾一度被诊为儿童精神分裂症﹐但这类孩子没有分裂症病儿所有的妄想﹑幻觉﹑而且长大后没有精神分裂症。直到1980年﹐正规的精神症诊断手册才把它纳入为一独立的病。

  自闭症并不常见。大概在每一万婴儿中有2-5例。男婴发病为女婴的4倍。发病与人种及社会阶层有关。大约80%的孩子智商低于70分﹐他们的低智商主要表现在抽象的符号思维或逻辑方面。而这些又与他们语言上的缺陷有关。不过有些孩子却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出色的才能﹐如能心算两个四位数字的乘法﹐能回忆起多年前听到的话的每一个字。

  自闭症的孩子小的时候不笑,不看他们的父母或照顾者,他们甚至不愿被抱﹐他们很少哭闹﹐常常是自得其乐地玩﹐对环境及周围发生的事不予任何注意﹐人们常常以为他们是聋子。到2-3岁时﹐这些孩子会产生对父母或照护者的情感﹐但较正常孩子仍差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很少用眼睛进行交流或获取父母对之的注意。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比较差﹐既使经过各种教育﹐最后他们学会说话﹐其语言也缺少词汇且运用欠自如。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变动﹐如换一个杯子喝水﹐家具重新安排等﹐自闭症的孩子会出现很强烈的反应﹐他们可能会大闹大叫。自闭症的孩子还经常会做些单调的动作﹐如不停地摇动身体﹐煽手或惦着脚尖走动﹐他们还会不停地摆弄一样东西﹐如果被打断的话﹐他们会很不高兴。

  那么自闭症的孩子长大了会怎样呢﹖肯纳1973年报导了11例自闭症孩子成人后的情况﹐其中两人出现癫痫发作﹐一人早逝﹐一人住在精神病院﹐另外四个人一直住在研究所中﹐有一个人一直不会说话﹐在农场中做点单调的事﹐仅有两人基本上恢复了正常。到了九十年代﹐调查的结果有了乐观的进展﹐一般来说﹐智商高些的﹐在6岁前会说话的孩子会有比较好的结果﹐有的能发展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美国的一个女孩子在三岁时被诊为自闭症﹐医生们断言她会终生生活在研究所中﹐但在家庭的爱护及特殊学校的语言教育下﹐6岁时她学会了说话﹐并开始与其它孩子交流﹐长大后她完成了动物学博士学位并出了书。当然她身上仍然保留一些自闭病人所有的症状﹐如强迫行为及对他人的需要无从感知﹐但这必竟证明了自闭症儿童愈后不都是差的。

  对自闭症的病因是有一个认识过程。60年代强调心理因素﹐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的需求不予理睬﹐孩子认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没有能力要求什么﹐便走向关闭自已的方向﹐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很多家长和其它孩子的父母一样爱孩子﹐并无忽视的行为。则先前的解释无从证实。人们又走向生物及神经因素的研究。首先发现的是自闭症有很强的遗传性﹐自闭症在同一个家族中的发病高于非自闭家庭75倍﹐近期的核磁共振图片发现18个自闭症的孩子中﹐有14个存在大脑某些部位的发育不全﹐自闭症儿母亲在怀孕期间距患德国风疹的比例是正常儿的10倍﹐这有可能对病人的神经系统发育有相当的影响。

  对自闭症的治疗﹐一般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减少病儿的不正常行为。二是改进其交谈及社交技能。这些治疗进行起来很不容易﹐首先他们对生活的变化很难适应﹐再有病儿不停的奇怪动作也干扰教学﹐最难的是找到鼓励病儿的方法﹐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是给他们其最爱吃的东西。80年代后期﹐美国的Ivar Lovaas用一种强化教育方法﹐对4岁以下的病儿进行每周40小时为期2年以上的各方面教育﹐收到了很好的结果﹐心理学家们一再强调在病儿的治疗过程中﹐温暖﹑爱﹑耐心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由此开始建立对人们的信任和交流﹐至于药物治疗﹐至今尚未有突破性的进展。

  历史:1867年﹐Henry maudsley 第一位赋与儿童心智发展障碍关切之先驱﹐1943年为Leo Kanner infantile autism;1944年Asperger 亚斯伯格症候群。在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盛行率约为2~5﹐10000 children under age 12﹐性别为男童:女童 = 3~5:1 (但女童症状较男童严重)﹐社经地位﹐早期研究显示,高社经地位者多;症状:与他人社交互动的缺陷、言语与非言语上的沟通缺陷、一再重复固定的动作、兴趣或行为模式。病因:器质性脑部异常、4~32%癫痫大发作、10~83%脑波检查异常、20~25%计算机断层显示脑室扩大;核磁共振检查:小脑异常;基因:脑部生化物质失衡。家庭或精神动力的因素?诊断步骤:评估智能程度、评估语言发展程度;考虑儿童行为是否合于生理年龄、心智年龄、语言发展年龄。如不适龄发展,则根据下列考虑鉴别诊断:社交互动的型态、言语的型态、游戏的型态。其它行为:鉴别相关生理疾病、考虑任何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智能有40%﹐IQ<50~55﹐30%﹐50 70且发展出沟通性语言者,预后较佳;1% ~ 2%成人后能独立生活,有工作能力;5 ~ 20%近乎正常人生活。治疗目标:减轻行为症状、协助发展自闭儿语言或自我照顾之能力、父母的咨询与支持﹐方法:Structured classroom training﹐药物:减轻行为症状,Haldol、Fenfluramin、Lithium。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三岁以前就可以被发现。自闭症患者从小开始便表现出语言理解及表达困难、难以与身旁的人建立感情、对各种感官刺激的异常反应及一成不变固定的玩法与行为等与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他的盛行率约为每五万人中有二至五名,若以较宽松的标准将智能不足且并有自闭倾向的孩子列入,则盛行率可高达万分之二十。男、女患者的比率约为5:1。过去的研究资料发现自闭症患者多发生于高社经地位的家庭,惟此结果可能是因为统计的数据主要来自转介的结果。近二十几年来透过大众媒体持续的关心报导及儿童心智工作者的努力,越来越多出自贫穷家庭的自闭患者被发现且治疗。

  <个案一>

  二岁六个月大的小安被焦虑而疲惫的母亲带入诊间。妈妈放下不肯让她久抱的小安,对医生恳求:「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早上看过耳鼻喉科医生了,医生说他古系带够长,听力也没问题,可是就是不说话也不理人,像聋子一样」。

  小安在诊间不停地动着,爬上爬下,把诊间的玩具一股脑儿的倒出,有时则兴奋的尖叫,毫不畏惧陌生人。他的目光不肯和母亲或任何人接触;若伸手去拥抱他,换来的是极力的抗拒、扭曲的身体、赖在地上不肯起来。最后他发现了一部玩具小汽车,突然的翻倒车子,安静而专注的转动轮胎。即使在小安背后大声呼唤或突然拍手,也丝毫不能影响他的专注。

  <个案二>

  十五岁的世杰是一个高功能的自闭症患者,目前就读于某省立高中一年级。他特别喜欢绘画。在一般孩子仅能画粗略且孩子气的线条时,他就能以纯熟的线条、不同的角度与透视法充份表现复杂的图像─车子、人、建筑物。那时他不过七岁。

  尽管拥有绘画的早熟能力,人们还是可以轻易察觉世杰与一般青少年有极大的不同。他的语言非常简短且机械式的表达,语调和节奏缺乏变化。他与父母的关系非常亲密,但和同学、朋友建立友谊的能力仍然有限。因为"我不知道朋友是什么?"由于无法理解一般人的情绪与情感表现,世杰看不懂八点档的连续剧。他不了解女主角为什么哭泣。

  自闭症的特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是人际关系的障碍。自闭症患者缺乏学习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基本社交应对的能力,因此表现出不理人、不看人、对人缺少反应,无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不会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等多方面的困难。其次,是语言和沟通障碍。约有50%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有语言的自闭症儿童,也常表现出鹦鹉式的仿说、代名词反转、声调缺乏变化、答非所问的情形。对于非口语的肢体语言的理解,同样有程度不同的困难。第三是行为的同一性。自闭症的儿童常有一些奇特的固定习惯或玩法,如出门走一定的路线,走路时手摸墙壁前进、玩法单调、反复缺乏变化,抗拒任何改变。

  目前自闭症的病因目前在医学上并无定论,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脑部不同的地方的伤害所致。如基因、遗传、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如德国麻疹或流行性感冒)、新陈代谢疾病床如苯酮尿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怀孕期间的脑伤等,都可能增加自闭症的机会。

  自闭症不是由父母的养育态度所造成。过去有人认为自闭症的成因是因为有个「如冰柜的母亲」,是由于冷漠、疏远的亲子关系所致。这样的说法,导致父母努力尝试去爱、去了解他们的自闭症孩子时,不仅得不到孩子响应他们的爱,而且还要背负社会的谴责与良心的自责。这是极大的错误与不公平。

  要处理自闭症儿童行为之前,先要了解他的行为背景与动作语言是何意义?细心的观察、耐心的探询,有时还要动下脑筋,加上灵感。某次郊游,一自闭儿在午餐过后不久,忽然四处奔跑,又跳又叫,又哭又闹,急得义工阿姨,不知如何是好,原来他要上厕所,但环境陌生,又无法用语言表示,只得又跑又跳,又哭又叫。

  自闭儿与自闭儿彼此之间个别差异相当大,也许某甲的增强物,却是某乙的反增强,所以在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孩子问题时,要针对「个人」,这时,「个案记录手册」或父母的记录及提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人总以为自闭儿无感情、没反应。但是与之相处,你会发现他们天真、单纯、敏感,以「心」与人相交。真诚的待他,将赢得他的注意及信赖。固定模式的教法,且坚持你的原则,最后妥协的会是「他」。

  因自闭儿固执性强,所以经过矫治,且持续不断被教导约束的自闭儿会有较明显的配合意愿,也较能接触不同事与物、场合与人。早期未矫治者或未能持续教导者,在青春期及其后都有相当大的偏差行为,通常被关在家里(或某处),外界对他们的现况是一无所知。目前一般看得到的自闭儿、或能参加外界活动的,泰半是学龄儿童。这些家长,较能面对事实,也较坚强,努力挣扎,只想给孩子多一点的学习机会。

  为自闭儿设计任何学习课程或游戏,均应以具体、感受明显、刺激强烈为宜,强调自然环境中实用性的教材,且重复的由浅入深,并尽量将步骤划分得细小,一点一点往上加。抽象形容的东西,自闭症患者通常不容易了解。简单的指令、口语、配合表情动作,会让他们较能进入情况。同时自闭症儿童缺乏主动性,最好采一对一或一对二的督促指导。功能高的自闭儿可小班小队辅导,尤其混入正常儿童,将可加速自闭儿的成长与进步。

  与自闭儿相处是一段令人终身难忘的经历,自闭儿的表现,经常会让参与者产生挫折、茫然之感。但是想想:自闭儿家人成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精神是多么痛苦与疲惫,有机会让他们休息、喘口气、调适一下心情,他们将会感激不尽,有实质的鼓励作用。

  对陌生的志工来说:将感激上帝给自己的一切,更珍惜爱护自己所拥有的,也更能体会父母养育之恩,更懂得包容及爱。

  关于自闭症

  ——美国一家自闭症研究中心的教师所写

  什么叫自闭症?

  自闭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因官能失调所引起的脑部功能失调的其中一种现象。典型的自闭症呈现三种病症:

  (1)微弱的社交能力

  (2)不容易用口语或非口语来进行沟通。

  (3)不正常或严重缺乏社会活动。

  这些病症通常会在三岁之前发生直至终生。到目前为止,自闭症不能被医治,但妥善的护理会令自闭症儿童有一个比较正常的生活。

  据调查发现,不论其种族及社会背景的怎样,在一千人当中就有两个至十个自闭症患者,而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出四倍。

  自闭症患者的情况每个都不一样。最严重的情况是重复性的自伤或他伤行为。这类的情况会持续不断并很难改变。这对与自闭症儿童一同生活及进行教育的人士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自闭症的特征

  (1)微弱的社交能力

  —自闭症儿童对别人呼唤他们的名字没有太大的反应。

  —他们会避免与别人有目光的接触。

  —他们对理解声音及面部表情有困难,对别人的情绪及面部表情不能做适当的反应。

  —他们不注意别人的情感亦不在意自己的负面行为对别人的影响。

  (2)重复性的动作

  —重复性的动作如摇头、转头发及自我伤害性地撞击头部。

  (3)语言障碍

  —自闭症的儿童在活动能力方面比正常的儿童发展慢。

  —他们会用自己的名字而不用“我”来称呼自己。

  —他们会用唱歌似的声调去谈自己喜爱的题目,但范围狭窄,他们对聆听的对象是谁亦不太介意。

  (4)对声音、触碰及其它感官有反常的反应

  — 自闭症患者对疼痛的感觉不敏感,但对别的触碰可能极度敏感。

  —  这些不正常的感官反应会引起患者抗拒被拥抱。

  自闭症患者的病症

  (1) 跟其他儿童难以相处。

  (2) 喜爱转动物体。

  (3) 不喜欢目光的接触。

  (4) 不恰当的笑。

  (5) 喜欢单独玩耍。

  (6) 对真正的危险没有恐惧。

  (7) 不喜欢被拥抱。

  (8) 不愿意踢球,但却愿意堆砌积木。

  (9) 对身体所受到的痛楚没有明显感觉。

  (10)对外来声音如耳聋一样。

  (11)用手势来指出所要的物品。

  (12)过度活跃或过度安静。

  (13)不正常地依恋物件。

  (14)没有理由地极度忧伤。

  (15)不懂回答问题,只会重复别人的话语。

  (16)抗拒惯例行为或动作。

  教育自闭症儿童的策略

  (1) 鼓励视线接触但不用坚持长久接触。

  (2) 与自闭症儿童沟通时,尽量以孩童的水平来沟通。

  (3) 抓紧机会与孩童相处。

  —站立/坐在孩童的旁边,然后开始模仿他们所进行的动作/活动。尝试让孩子带领活动,跟着他们进行。

  —介绍新活动给孩童。但是切记要慢慢地把新活动引进,以便让他们有个适应过程。

  —用柔和的声调和语气来鼓励孩子投入活动。但同时亦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哀伤或疲劳的表现。

  —重点要耐心地带领孩子,帮助他们离开自己的世界,但切记不可用强迫的方法。

  (4) 用最简单的语言与孩子沟通,所用的语言要前后保持一致。

  (5) 有一些孩子对物件有所依恋。

  —利用这些物件去帮助孩子转移到新活动。

  如:孩子最爱的布娃娃,把它放在你希望孩子坐着的椅子上,这样能鼓励孩子去遵守你的要求。

  (6) 自闭症儿童希望你们能活跃地指导他们的行为

  —他们需要非常清楚地指引方向,所以你发出的指令要非常清楚。

  —如:请说:“把手放在口袋里”取代“请把手放好”等模糊用字句。

  (7) 请为孩童转移活动,当你发现孩童有以下表现时:

  —不安反应        —退避反应        —无法自我控制

  —肌肉抽缩        —发出哀鸣声

  (8) 活动转变之前,请重复提示儿童活动将会怎样地改变,好让他们有一个过渡期。

  —让他们充当过渡期的角色,如让他们摇钟以示清理玩具的时间到了。

  (9) 令自闭症儿童有安全感,在早上的时候给他们介绍整天的活动或简单地讨论之前所计划要做的/中午要吃的。

  (10)自闭症儿童很容易从视觉上去学习新事物,所以你们可用图画板去介绍日常活动。

  (11)可在房间设立特别地带,当中摆放大枕头、大豆袋、帐篷、睡袋等,让情绪不安的自闭症孩童通过这些东西而感到安全。

  (12)用言语去证实你猜想的感受。

  —如:“我可以说出来你对要参加这项活动感到了喜悦。”

  —“你可以先吃完你喜欢的食品再进行活动,可能你会感到好一些”。

  (13)对孩子的行为应有一致及清楚的限制及赏识。

  (14)当孩子失去控制时,“用力拥抱”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静下来。用肯定了力度而不是轻轻的接触。

  (15)减少会影响孩子感官上负荷的因素,如孩子对嘈杂的声音敏感,可以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取代。

  (16)自闭症的孩童较难参加小组活动,你可以试着把孩子抱起来,在他的耳边柔声地简单告诉他活动的情况,注意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负担不起,可以让他离开。

  重复这方法,慢慢地把孩子参加小组活动的时间延长。

  结论

  自闭症儿童在美国的历史只有五年时间,在这种病症被确定之前,患者会被诊断为精神病。

  总的来说,帮助患者有以下的重点:

  (1)他们对视觉上、感官上的学习比较快,对语言及声音学习则较慢。

  (2)有一些患者在三岁(或更早)已经有比较强的阅读能力,但他们不一定理解其内容。有一些患者则对电脑方面比较敏感,但他们往往不能将在电脑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文打印自中国孤独症支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