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艳:我希望再也没有孩子患孤独症
www.guduzheng.net 2008-9-10 来源:威海晚报
在孤独症儿童学校的一间教室内,王丽艳投入地与孤独症儿童一起做感统训练。
9月8日上午10时,记者在市区一家孤独症儿童学校见到王丽艳时,她正在给一名孤独症男孩做“一对一个训”:一张张卡片上画着各种水果,她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念。“孩子学得慢,可我一定能教会他。”王丽艳说。
王丽艳是我市最早从事孤独症儿童教育的教师之一。由于孤独症儿童教育的艰难,最早从事孤独症教育的4名老师已有3名转行,只有她还坚持着。“其实经常受伤。”当记者的目光投向她手臂上的伤痕时,她笑了笑,“但这些孩子很可爱,每当他们有一点进步,我就感到很幸福。”
接连“受伤”,她一度辞职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病变引起的发展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隔离、语言的困难以及行为障碍等。对于孤独症儿童,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美丽而孤单地生活在遥远的世界里,好像一切都与他们无关。当我们试图接近他们时,处境通常是两种:不被理睬或被“袭击”。2005年,当王丽艳最早接触孤独症儿童时,因为接连被打碎了两副眼镜、面部和胳膊上多处被抓伤,她曾一度辞职。
来威海以前,王丽艳曾在外地做了6年的幼儿园老师。6年中,她以有耐心、有爱心、有亲和力深受孩子及家长喜欢。然而,当应聘于我市一家孤独症儿童学校时,她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孩子根本不理她,时不时地让她“挂彩”受伤。有一天,她正在给一个小女孩上“一对一个训”课,小女孩忽然用双手掐住她的双颊,王丽艳本能地想拿开孩子的手,但她知道如果这样做孩子就会受到惊吓,不利于将来的恢复。于是她忍着,一直等到孩子放手,她的双颊已被掐出了血,眼泪和血一起流了下来。
做孤独症教师只有几个月,王丽艳却数次被“袭击”:做感统训练时,孩子用头撞她,把球往她脸上砸;她面部的抓伤几乎没断过,胳膊上也总是有被掐伤的痕迹……
面对孩子,含着泪也要微笑
“到哪儿还不能找碗饭吃?”王丽艳伤心地离开了孤独症学校,应聘到一家房地产公司。然而,学校负责人打电话给她,说孩子们需要她。想想那些孩子,她又回去了。这是王丽艳做孤独症教师3年多来,惟一的一次动摇。尽管从那时起至今,她的眼镜又被打坏了4副、手臂上一直“伤痕累累”,但她说,这些孩子让她感到幸福。
有一个叫澄澄(化名)的6岁男孩,长着一双漂亮的眼睛。他刚来孤独症学校时,一句话也不会说,王丽艳除了带他做感统训练和“一对一个训”外,每天中午都陪他睡觉,唱歌给他听。3个月后,当澄澄说出“王老师好”这几个字时,王丽艳的眼里溢满了泪水。5个月后,澄澄已经可以拼图、数数了。
有一个3岁男孩,刚被送到孤独症学校时一句话也不会说。王丽艳教了两个月后,男孩会说简单的“妈妈好”“老师好了”。那一年寒假,王丽艳去北京的亲戚家过年,孩子天天看着她挂在墙上的工作服哭。“孩子是想我了,只是不会表达。”王丽艳说这些时,脸上洋溢着幸福。
现在,王丽艳再也不会考虑辞职了。当孩子用头撞她时,她第一反应是摸孩子的头,而顾不得自己的疼痛;当孩子与她一起吃饭时,她会把孩子的剩饭吃了而毫不嫌弃……王丽艳说,她已经离不开这些孩子了。作为一名孤独症儿童教师,需要更多的爱心与耐心,不管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伤心事、烦心事,面对孩子时,她都要保持微笑。
“我宁愿一个学生也没有”
做老师的,都希望自己“桃李满天下”,但面对记者时,王丽艳却说:“我宁愿以后没有一个学生,我宁愿下岗。”说完,她叹了口气:“孤独症的孩子太可怜了,我希望他们都能离开我,我希望再也没有孩子患孤独症……”
王丽艳喜欢称呼学生“我的孩子”,她最难过的事情是别人说这些孩子是“傻孩子”。王丽艳的弟弟和妹妹都在北京做生意,他们希望王丽艳能去北京帮忙,王丽艳却不愿意。有一次,妹妹气极了,说:“我真不明白,你天天守着那几个‘傻孩子’有什么意思?”但王丽艳说:“他们不是‘傻孩子’,比你我都要聪明!”后来,妹妹和弟弟都被她感动,每次来威海看望王丽艳,都给她的学生带份礼物。
而丈夫和女儿对王丽艳的工作则是百分之百的支持。有时候,王丽艳会把学生带回家,丈夫就帮学生洗衣服,女儿陪学生玩。王丽艳16岁的女儿今年初中毕业后读了职高,她说自己要学幼师的特教专业,像妈妈一样帮助可爱的“星星的孩子”。
如今,王丽艳依然天天在孤独症学校里,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们那些我们看起来很简单、她却要教成百上千遍的事物。记者采访时发现,王丽艳的嗓子一直是嘶哑的,她嘴里含着治嗓子的含片,脸上挂着可亲的微笑……(首席记者 张利然/文 邹红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