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在家教育面面观三

www.guduzheng.net  2006-2-16 11:19:03  来源:郑秀真



参、在家教育之课程


在家教育之课程编制,有采传统性「发展领域课程取向」者,也有遵循「功能性课程取向」。前者的优点是较易为学童决定课程目标,缺点是其所选择的目标,大多依赖测验工具所选取,并非学童生活环境所切合实用者。后者是根据学童本身状况及其适应环境上的需求,来选定学习目标,如此较能符合现今的特教理念,并使学童得到适性教育的教育措施。

为实现在家教育的教育目标,针对学童的状况,教师应设计适合学童学习的课程,以使在家教育能达到预期效果。以下依据「教师与学童教学互动的性质」,可区分以下三种课程:

一、直接课程

泛指一切由辅导教师提供学童的课程,如生活自理训练、感官训练、沟通训练等:

1.生活适应能力:家事技能、生活自理、自我概念等。
2.社会适应能力:社交技能、社会知能等。
3.生活语言能力:接收语言、表达语言等。
4.生活数字概念:会简单的计算、有数的概念(数字、数量、数序?)等。
5.娱乐教育:游戏、体育、音乐、兴趣培养等。
6.感觉统合训练:感官知觉、粗大动作训练、精细动作训练等。
7.其它:如定向训练、听能训练等。

二、间接课程

意指学童的家长或照顾者在经由辅导教师协助后,提供给学童的一切教学活动,目的在使学童能在自然的环境之下,得到适性的教育,如亲子沟通技巧、教养方式等:

1.指导说明教材、教具之使用,以使家长能协助孩子复习教学进度。
2.指导障碍儿之养护知识,使家长有正确的教养方式。
3.亲职教育沟通、心理辅导
4.指导家长如何协助障碍儿与家人和邻居相处,以使家长能在家中设计情境,增进孩子的社交能力。
5.倡导特殊教育、残障福利措施,使家长得到咨询、协助的服务管道。

三、资源课程

指非辅导教师或家长等所提供的服务、训练,如:教育补助、残障辅具、教材教具等:

1.医疗资源:如医师、治疗师、复健人员的专业协助,身心障碍辅具的选择与购置,以及医疗院所各种复健器材的申请使用。
2.教学资源:特殊教育老师、普通班老师、教育行政人员的协助,学校各项教材教具的申请借用及申购。
3.社会资源:相关社会团体、社工员的协助,教育代金、社会福利津贴和保险给付等。

对于这群无法入学的障碍儿,「积极参与、减少协助」应是主要的教育目标,课程的设计也应朝此目标,以适性教育的教学活动来进行辅导,落实在家教育的功能。

规划课程之前,必须先了解个案的能力,以便有一个具体的依据来设计课程。以下几种方式可评估学童的能力:

1.观察:从学童的外貌、动作、表情等,以了解尚有哪些能力。
2.访谈:从家中成员的访谈中,了解其家族史、疾病史、生活史。
3.和学童实际接触:透过肢体互动、语言沟通等,以了解其生理、神经系统等障碍。
4.评量:利用各种评量、检核表,以客观了解学童的行为能力,如:动作教育程序评量表(MEPA)、克氏学生行为检核表、学生行为检核表等。

评估学童能力之后,辅导教师设计课程时,须把握以下原则:

1.重视学生个别差异
2.兼顾心理与生理年龄
3.注重课程之实用性、生活化,并具改善障碍、减少协助之功能
4.注重课程的类化、系统、统整的原则
5.请家长参与课程规划
6.注重学童家庭特质
7.运用家庭及小区资源
8.配合「确实执行」及「不断评量修正」的策略

本文打印自中国孤独症支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