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担负起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www.guduzheng.net 2004-8-31 18:17:44 来源: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学校则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站。儿童的健康心理发展,良好个性及行为的建立与形成以及智慧的开发都将在这两个环境基础上进行,二者缺一不可。怎样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如何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去雕塑孩子的心理品质,这将是父母、家长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神圣义务。
近年的报刊、人们的谈论中,常常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望子成龙”的话题。可见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成为栋梁之材,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望”是希望的意思,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希望只是人们迫切期待的心情,这种期待心情属于情感活动范畴,当然,其中隐含着理想、愿望的成分。从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理想、愿望和现实往往存在着很大距离。也就是说,从父母的“望子成龙”到子女真的“成龙”(可理解为成材),不是光有希望、理想就可达到的。要使希望、理想成为现实,必须要经过艰苦地努力,采取种种措施,付出巨大艰辛,也就是要经过“精雕细刻”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倡在概念与行动上把“望子成龙”改为“雕子成龙”。
父母们要想让子女“成龙”,须按以下方法进行这一艰苦的“雕子工程”。
⑴要生个健康、聪明的婴儿:这是“雕子工程”的选料、备料,因为没有优质的材料就做不出优秀的产品,这是显而易懂的道理。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婴儿,属于目前国家所提倡的优生优育的内容,也就是说要雕子成材,首先要看看自己的子女是不是一块优质“材料”。具体地讲,子女成材的前提是先要看子女的身心是否健康,包括如何在择偶时就从优生考虑,排除遗传等不良因素;如何选择最佳受孕时机;如何做好孕期保健;如何进行胎教等等。婴儿出生后,要通过观察,或在医生和心理医师指导下,对新生儿的身体和出生后条件反射的建立、最初情绪、行为活动等进行观察和做些必要的检查,以确定婴儿的身体、心理是否健康。如果是一个健康的婴儿 ,您即可开始您伟大的“雕子工程”。
⑵婴幼儿期“雕子工程”内容:婴儿从出生后的0岁开始,一直到2周岁末,要尽力为儿童提供较多的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和条件。如给他们看色彩鲜艳的玩具;随月龄增长鼓励他们独立、直立行走,双手抓握物体,带领他们到公园、动物园观看各种动物和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让他们感知到他生活在一个花花绿绿的美好的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充分的爱,家庭成员之间气氛要和睦,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的周围有妈妈、爸爸、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家庭成员以及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还有叔叔阿姨、小朋友等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幼儿期所感知到的大量的感性材料能在大脑中留下许多表象,这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大量的外界感知刺激对儿童的智力开发也极为重要,相反,如果儿童处在一个家庭人际关系紧张、充满冷酷无情的环境里,从不与外界接触,则会使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与形成、智力开发以及健康的心理发展都受到限制。狼孩、猪孩之所以心理发育低下,正是由于出生后缺少了感知外界事物、接受外界刺激的条件,从而使脑发育、心理发展以及智力开发都受到限制的缘故。因此,人们将儿童从出生0岁开始的婴儿期心理培养与教育称为“根的教育”,这是“雕子工程”的打地基阶段。不同质量,不同地基造出的房屋乃至于高楼大厦的水平是完全不同的,“雕子工程”也如此。
⑶学龄前期“做人”的培养教育:3周岁开始至6-7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有了很大发展,这时要通过游戏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父母的榜样作用以及周围环境中的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儿童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掌握游戏的要求与技巧;锻炼他们怎样经受挫折,怎样克服困难;引导他们与同龄小朋友友好相处,共同合作;教会他们怎样求得别人的帮助等等。在此时期,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还要着力对他们进行生活能力和脑力的开发,启发和培养他们对生活、游戏的兴趣和对学会做某些事情的兴趣:培养和锻炼他们独立生活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为迎接进入正规学校开始艰苦的学习生活做好一切心理准备。
北京市科学教育研究所的方明老师在某幼儿园给儿童家长讲课时指出:“成材=人格+智慧,良好的情感是美好行为的土壤,勤奋、吃苦是成材的前提,德育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儿童成材与否不取决于智力因素,而在于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否成功。”
个性与心理品质是成才的决定性因素,儿童的个性倾向和心理品质倾向都有着相当的不稳定性与可塑性,有“雕子成龙”愿望的父母要紧紧抓住儿童的学龄前期,严格地、高标准地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良好个性的培养,同时要注意随时纠正与消除儿童的不良个性倾向与不良的心理品质的发展。这项工作要达到深入细致、精雕细刻的程度。
⑷学龄初期儿童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当儿童进入小学,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时,儿童的学习具有了社会性。学习对于他们,不再是可学可不学,而是必须要学的社会职责。这时,家长要树立儿童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品质。我们常可见到,有的儿童不用老师、家长督促,自觉地、主动地、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具有极大兴趣;另有一些儿童对于学习毫无兴趣,上课、读书、做作业都很被动,不经督促,从不自觉学习,学习成绩很差。这与学习品质有密切关系。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学习就积极、主动、自觉,富有进取心,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学习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的,因此,父母要密切配合学校老师,要求儿童独立完成作业,上课注意听讲,服从纪律约束,能吃苦耐劳,能经受挫折,能与同学团结互助等等。
学龄初期儿童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培养,需从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吃苦耐劳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入手。日本有个“阳光学校”,组织各种活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最后发给儿童“赤身裸体在野外跑步成功”的奖章以资鼓励。这是在锻炼儿童吃苦耐劳与受挫能力,属于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近年我国也曾组织了“独生子女森林夏令营”和“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等活动,从中将中国儿童与日本儿童相比较显示出:我国有些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远不如日本儿童。究其原因,可从一次夏令营总结会得出答案:小营员们在总结自己夏令营活动体会时,有一位小营员说:“都说我们比不上日本孩子。我们却要问:中国的家长是否能比得上日本家长呢?!”很多小营员诉说、埋怨父母对他们的溺爱,并表示不再做“小皇帝”。儿童的呼声便是父母的责任,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材。
人生的路是艰难曲折的,成材之路更不是轻而易举的,愿更多的父母能改“望”子成龙而去积极地“雕”子成龙,完成人生中的这一大壮举。 |
本文打印自中国孤独症支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