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2例儿童孤独症统合训练效果

www.guduzheng.net  2008-1-7 9:24:00  来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杂志ISSN1002-1256



作者:陈焕新(主治医师)广州医学院儿童心理素质训练基地业务督导、高级培训导师、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儿童康复训练高级培训导师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大部分是因为带养方法不当:抱得少、接触少、爬得少、摇转少。也有的是因为孕育生产过程异常所致。在我们实际工作中也遇到有下列病史的孩子,也会后遗有感统失调的表现。如:脑损伤、脑瘫、脑膜炎、脑炎、脑积水、脑萎缩、脑裂沟增宽、癫痫、弓形体感染、智力低下等。上述情况我们基本上都纳入特训范围。通过感统训练,发现有不少的孩子都有提高的空间,有所好转。对于目前还没有好办法医治的儿童孤独症。我们在家长的强烈要求和期盼中,限制性地先后接受了78位孤独症倾向或孤独症的孩童进行训练取得了一定限度的、意外的、也是令人满意的效果。印证了美国曾有文献这样报道:孤独症的治疗首选方法是感觉统合训练。现选择两例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方法  
采用量表评定的方法:1)儿童孤独症克氏行为量表(Clancy Behavio Scale)。2)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的"心理卫生评定晴表手册"。3)病例来源:广州医学院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中心的受训者。
1.2 资料
1.2.1   患者1,男,4岁。训练时间:2001年5月11日~2002年4月14日,共训练80次。1)训练前:语言表达能力差,听而不见,不能与人目光对视,害怕陌生和黑暗环境,睡眠质量差,有爱哭、挑食、磨牙、尿床、粘妈妈现象,性格偏执、不合群。协调不良,训练时对走平衡木表现出十分抗拒,注意力涣散,不会辨颜色。思维固定,不能适应大部分小朋友的习惯,有小暴力倾向,情绪产不稳定。2)训练方法:针对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听而不应的特点,利用场地的滑梯、爬板、阳光隧道等游戏来引起他的兴趣,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做渗透语言训练。如:滑梯时学飞机的声音。爬板时学汽车的声音。训练至第五次时说话多了。经过四期的训练之后,自主语言增多了,语句长了,能表达简单的要求,能把懂的儿歌大部分唱出来,不能与人目光对视现象有明显示改善。开始接受训练时拒走平衡木,我们首先扶着他走,使他充满安全感,同时鼓励他树立自信,经过第二期训练,对平衡木已不再抗拒。安排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过程中教他与其他小朋友们建立起平等、和睦的友谊关系,当情绪不稳定时,利用其他小朋友对他进行友好的开导,让他尽快能平静下来。经过三期训练,对信息的接受较快,能接受新事物,模仿能力强,记忆力有提高,能与人目光对视。模仿能力增强,在幼儿园画的画比别人有创意,想象力也较丰富,观察力也很细致。重复别人的话、思维固定、接受日常习惯的改变等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小朋友沟通、交往有改进。4)测查及评定:见表1。

表1  患者1测查及评定结果
                   训练前                 训练后
 比内测查           不成功                  77
 孤独症量表         15                      9
 感觉统合评定
 前庭功能           21                      43
 触觉防御           24                      45
 本体感觉           31                      39

本文打印自中国孤独症支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