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育续三
www.guduzheng.net 2004-8-17 9:39:00 来源: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肆、增进儿童游戏
一、关注儿童的能力
游戏团体引导者必须区别下列两者能力的不同:自发性开始游戏代表儿童现在的兴趣及能力,而模仿及由他人引导才进行的游戏,代表正在发展中的能力。游戏开始可能采取惯例或非惯例方式,包含对物品、事件或人的不平常爱好,以及特殊的沟通方式。即使儿童采取不平常的方式来开始游戏,这些方式仍然是他们现在与未来游戏能力的指针。如果要提供与生手理解程度与游戏能力相当的支持,游戏团体引导者对游戏开始的察觉、诠释及响应是很重要的,这样支持才会落在「最近发展区之内」。
二、引导式参与
引导式参与的介入是安排机会让游戏生手和游戏老手一起玩,同时也给予生手一些挑战,透过社会支持让他们练习新的技能,及逐步复杂的游戏玩法。监控个体和团体的行为,诠释游戏的社会性和象征性,透过示范、互动、游戏固定行程和同侪支持,建立游戏的开始,单独游戏的重要不可忽视,儿童藉由单独游戏练习新技巧;支持系统的层次包括:鹰架式协助的互动、社会沟通的引导和游戏引导,了解引导儿童参与游戏的各种策略。
(一)鹰架式协助的互动(Scaffolding interactions)
鹰架式协助是提供暂时而动态的支持结构,依据儿童的个别差异来决定协助的多寡。一开始时给与儿童较多的协助,当游戏能力增加时,逐渐减少支持并慢慢移除,在团体边缘安静观察,同时持续监控游戏进行,当儿童有需求时随时给予协助,鹰架式协助包括三个层次:
层次一示范与引导游戏:游戏团体引导者协助游戏生手及游戏老手彼此了解,决定同侪给予自闭症儿童协助的型态与程度。有时,游戏团体引导者对于游戏的引导与示范,就像一位舞台导演,视团体成员个别差异与实际状况给予明确的引导与协助,包括确认游戏主题、安排道具、分派角色、示范玩具的玩法,引导每一位儿童都能参与共同同意的游戏主题。引导者解释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示范社会沟通策略和游戏互动方式,以相关的问题引导儿童,增进儿童合作和想象力,尽量让每一位儿童都能由游戏中得到乐趣。
你看,Sandy(游戏老手),Monica(新手)正拿着洋娃娃的梳子。
Monica看起来好象想玩洋娃娃!
Sandy,为什么你不拿洋娃娃给Monica?
Monica,让Sandy看看我们如何一起梳洋娃娃的头发。
现在你们两个可以一起梳洋娃娃的头发,我在旁边看。
看看我们这里有什么,有漂亮衣服给洋娃娃耶。
你们可以一起为洋娃娃穿衣服了
也许你们可以为这两个娃娃穿衣服,然后带他们去购物?
层次二口头引导:大人在游戏区边缘,藉由提示卡或口头,引导儿童安排游戏的活动,包括提出引导性问题、提供建议、给予轻微的提醒等,引导儿童讨论与合作,确认游戏主题、安排道具、分派角色。
Jerry(游戏老手),Eddy(新手)想要玩了,你有什么看法?
你要怎么做才能让Eddy知道,你要他与你一起玩车子?
Jerry,你认为Eddy了解你想和他一起玩车子的讯息吗?
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Eddy知道你想和他一起玩?
既然你试了各种方法来邀请Eddy加入你,但他都没有响应,你为什么不试着在他旁边自己玩一会儿。
Eddy,和你一起玩好吗?
现在你们一起玩车子了,也许你们可以为车子盖一条道路,让你们的车子一起在上面开。
Eddy,你喜欢在路上赛车,为什么你不让Jerry看看你是如何盖一条马路的呢?
提示卡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口头引导同时使用,提示卡比口头引导较少强迫接纳,当儿童过于在乎或依赖大人引导时,尽量给予最少协助的提醒即可。例如:当儿童远远的叫同侪的名字,所以同侪没有响应,用「站近一点」的卡片提示,用提示卡比使用口头建议,要儿童靠近一点来得有用。对自闭症儿童而言,使用文字或图片的提示卡会比只以口语来得容易理解。
层次三不予协助:当儿童们在游戏中逐渐适应及胜任后,成人支持可以逐渐撤离,团体游戏引导者退到游戏区边缘,儿童能一起快乐的游戏,慢慢忽视成人存在。
(二)社会沟通的引导 (Social-Communication Guidance)
社会沟通引导着重能增进游戏的社会层次、建立游戏时的共同焦点、以沟通来协调游戏活动,儿童对于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方法的适当使用。游戏老手必须能教导生手,促进游戏互动,任何语言或非语言的沟通线索都要被视为有意义的、有目的的沟通意图。细部分解游戏老手复杂的社会线索,游戏生手可以更了解游戏并充份地参与。社会沟通的引导策略可达到以下的作用:
1. 一种延伸式邀请(extend invitations)邀请同侪参与游戏
2. 持续地邀请不想参加的同侪参与游戏
3. 在游戏中响应同侪的暗示及邀请
4. 维持并扩充同侪间的互动、加入或参与已经进行的游戏。
为了引导社会互动,有互动机会时,成人给予儿童沟通策略提示,维持游戏中儿童的注意力。以图和文字做成的提示卡来引导儿童「可以做些什么?」如:如果一个游戏老手叫了生手的名字,而生手没有任何反应,此时大人可以提示同侪靠近生手,叫生手的名字,拉他的手并说「来嘛!我们一起玩嘛!」这几种提示对开始互动特别有用。一旦互动开始进行了,当儿童不确定能说什么,能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可以看看提示卡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希望儿童能将这些策略内化,不再依赖大人引导或视觉提示。
表四:社会沟通策略
做什么 |
说什么 |
看 站近一点 拍拍肩膀 拉手 指着 给(玩具) 轮流 |
(玩伴的)名字 你想玩吗? 你想玩什么? 你在做什么?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 现在该谁了? 换我好不好? 你好棒!你好厉害! |
表五:社会沟通策略范例
l 邀请同侪参与游戏 做 什 么:看他、站近一点、给他玩具或指玩具(如:娃娃) 说 什 么:叫名字、问「你想要玩娃娃吗?」 儿童反应:拿娃娃 |
l 持续地邀请不想参加的同侪参与游戏 做 什 么:看他、站近一点、给他玩具或指玩具(如:娃娃) 说 什 么:叫名字、问「你想要玩娃娃吗?」 儿童反应:同侪拿娃娃给他却丢掉 做 什 么:看他、站近一点、拉手 说 什 么:叫名字、问「告诉我你想要玩什么?」 儿童反应:引导同侪去拿汽车或卡车 |
l 在游戏中响应同侪的暗示及邀请 线 索:当其它儿童在玩家家酒,将毯子盖在头上 做 什 么:看他、站近一点、拉手、指其它儿童或引导他过去 说 什 么:叫名字、问「你想要玩家家酒吗?你当哥哥,上床睡觉并盖上毯子?」 儿童反应:儿童躺在其它儿童身边,盖上毯子。 |
l 维持或扩充同侪间的互动 做 什 么:看他、站近一点、给他玩具或指玩具(如:娃娃) 说 什 么:叫名字、问「你想要玩娃娃吗?」 儿童反应:拿娃娃 做 什 么:轮流(一起帮娃娃穿衣服、梳头发绑辫子) 说 什 么:轮到谁、给我娃娃、你要带娃娃去买东西吗? |
(四)游戏引导
当游戏生手与老手一起融入游戏时,生手玩的活动要稍稍地超越他的能力,即使他们的参与有限,但也经历了整个游戏的过程,部分参与了游戏,透过游戏引导增进了对游戏活动的参与。因此,生手可能玩些他们还未完全了解的游戏活动和角色。如:一个有敲打物品倾向的孩童,可能将此行为融入用积木建筑的大型游戏主题中,藉由能力较佳同侪的帮助,儿童可以扮演着建筑工人的角色,用玩具工具来敲打积木。当这样的游戏开始之后,可以鼓励生手稍稍超越其目前能力的游戏活动,因此,生手们得以开始探索新游戏,并丰富其已有的游戏玩法。游戏的引导策略包括:
1. 注视:让自闭症儿童观看同侪活动,有些自闭症儿童对接近他人有困难,第一步可以鼓励游戏生手观察游戏中的其它人,建议其它儿童玩游戏生手特别有兴趣的某些东西,来引诱儿童的注意。
2. 动作模仿:许多自闭症儿童喜欢模仿他人的动作,同侪可以藉此吸引喜欢重复活动儿童的注意,有目的的变化游戏。
3. 平行游戏:当某些儿童接近别人并注视别人游戏,但仍抗拒直接接触,鼓励儿童在其它儿童的旁边玩,在同样的游戏场所玩类似的玩具,促进儿童对他人游戏的察觉,利用机会解释儿童的活动、建议他们注视别人、拿东西给别人。
4. 共同焦点:儿童注意相同游戏和材料,发展游戏的共同焦点,鼓励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主动与同伴分享,及不正式的轮流玩,如:当儿童玩不同的洋娃娃,你可以建议儿童交换洋娃娃的衣服或配件。
5. 共同目标:当儿童建立游戏和材料的共同焦点,他们常寻求方法去合作,经由社会协调而共同行动,正式的轮流玩,当操作相同物体或参与相同游戏时,引导儿童正式轮流,如:建高楼时,大家轮流放积木在顶端。
6. 角色重演:透过行动来表现真实生活活动,如:敲打积木高楼、推购物车、用汤匙喂娃娃、在炉子上搅拌锅子等,没有假装能力的儿童,可以由较有经验的同侪来组织游戏主题。
7. 角色扮演:进一步的角色重演与扩展简单的假装游戏,扮演复杂的主题与剧本时,儿童以想象的方式假装角色和使用物体,儿童假装喂洋娃娃时,可以同时扮演妈妈与宝宝的角色,角色扮演能融入游戏中发展更多主题。
三、完全融入游戏
(一)部分参与
让儿童能完全融入游戏中,是整合性游戏团体介入的必要特征。发展相互支持和合作系统,让自闭症儿童与有能力的儿童一起游戏,学习扮演任何角色,当儿童还未完全理解时,提供一个入口让儿童能参与活动并完成任务,任何儿童都能以一些方式去融入游戏中,被动、单独玩的儿童,透过注视能被引导出更多的游戏行为,例如:给他看玩偶。把玩具排成一排的儿童,能玩杂货店游戏,把杂货放在架子上。在游戏区仪式化跑来跑去的儿童,会学会加入捉迷藏游戏。把娃娃摇晃的儿童,能用洋娃娃玩各种活动。
(二)游戏主题
做为引导者,能发现适合每一位儿童、增进融合、儿童彼此都喜欢的活动是很重要的。大部分的儿童在游戏中愿意去参与自己设计的游戏主题,游戏主题会随着团体的年龄、兴趣、团体成员个性不同而变化。团体成员年龄较大时,游戏主题会变得十分世故,包含了复杂的剧本。他们能以开会方式处理角色协调和组织细节,年龄较小的儿童会玩简短的游戏主题和重复相同游戏主题,以随机方式改变游戏。鼓励儿童自己拟定游戏主题,并协助他们设计游戏主题,假如游戏结束时游戏主题有所变动,不必感到失望。
四、鹰架式协助介入说明
应用鹰架式协助,将社会沟通策略和游戏引导融入游戏活动中,以下以例子来说明介入的层次说明:
游戏活动 |
层次一 示范与引导游戏 |
层次二 口头引导 |
层次三 不予协助 |
例子1:杂货、积木、玩家家酒 |
由层次一开始 |
进入层次二 |
达到层次三 |
例子2:拋沙包 |
由层次一开始 |
进入层次二 |
达到层次三 |
例子3:堆积木 |
|
由层次二开始 |
达到层次三 |
例子4:杂货店 |
|
由层次二开始 |
达到层次三 |
例子5:女生玩洋娃娃、男生玩赛车 |
|
|
由层次三开始 |
例子6:床单、电话、照相游戏 |
|
|
由层次三开始 |
(一)例子1:杂货、积木、玩家家酒
由层次一开始:示范与引导游戏
例子是发生在游戏团体初期,儿童彼此间还不熟,不太确定怎样能一起游戏。引导者给儿童游戏的机会,引导游戏老手对无口语能力玩伴的社会线索,要有所反应。引导儿童注意有男孩已经拿了杂货物品,根据儿童的能力和喜爱,持续协商游戏参与者的角色,同时大人引导并示范沟通技巧,让游戏老手能开始使用社会沟通策略,并能持续使用(如:站近一点、拍拍肩)。整个阶段,引导者提供意见,与儿童一起寻求问题解决之道,达到共同游戏的目标。
进入层次二:口头引导
儿童已经能有共同焦点的游戏活动(如:一起堆积木),引导者可以坐得远一点,持续以口语引导游戏活动和互动,提醒男孩轮流玩和使用社会沟通策略。当对持续互动明显有困难,引导者移到他身边并做示范,当他们能一起游戏时,引导者就可以移到游戏边缘。
达到层次三:不予协助
引导者离开游戏区,但要在附近随时留意儿童表现。大人鼓励儿童、夸奖儿童。男孩一起堆积木,女孩参与扮家家酒游戏,儿童自己引导互动。
(二)例子2:拋沙包
由层次一开始:示范与引导游戏
这个实例是发生在游戏团体初期,儿童玩较有结构的活动—拋沙包,来学习社会沟通策略和游戏指导策略。一开始时引导者说明游戏规则,并让游戏老手能和儿童一起玩,协助他们学习游戏,轮流一起玩。
进入层次二:口头引导
引导者移至游戏区边缘,以口头指导游戏活动和互动,鼓励同侪玩角色扮演并开始互动,同侪要扮演能维持互动的积极角色。
达到层次三:不予协助
引导者离开游戏区,但在附近留意儿童随机提供支持。所有儿童一起玩、参与游戏,没有大人的协助下,儿童也可以维持互动。
(三)例子3:堆积木
由层次二开始:提示卡
男孩们一起堆积木,引导者在游戏区边缘,以提示卡来引导儿童互动,男孩们注意到这些策略,能看玩伴、拿玩具给他、轮流游戏。
达到层次三:不予协助
引导者离开游戏区,没有提示卡的协助下,男孩们一起玩。
(四)例子4:杂货店
由层次二开始:口头引导
儿童一起玩杂货店游戏,引导者在游戏区边缘,以口头引导游戏活动和互动,鼓励同侪玩角色扮演并开始互动,同侪要扮演能维持互动的积极角色。
达到层次三:不予协助
引导者离开游戏区,但在附近留意儿童随机提供支持。所有儿童一起玩、参与游戏,没有大人的协助,儿童也可以维持互动。
(五)例子5:女生玩洋娃娃、男生玩赛车
由层次三开始:不予协助
当男生能一起玩赛车,女生能一起玩洋娃娃。大人不必给与任何协助。
(六)例子6:床单、电话、照相游戏
由层次三开始:不予协助